學者海克契(C. Heckscher)即提出所謂「後官僚組織型模」,做為行政機關改造的參考,茲說明如次:
(一)權威的形成:
官僚組織中的權威來自於層級節制的法定職位,後官僚組織的權威則來自於制度化的對話,一種說服他人的影響力。影響力發揮的基礎在於組織成員彼此間的互信關係,基於彼此利害與共同的關係,而能夠信任對方心繫公益而非只圖私利。
(二)組織的目標:
組織必須以理想性的「使命」為共同努力的方向,而非短視的績效目標 。這種使命目標要能結合人員的工作內容與未來發展,人員能夠從己身 的工作當中體會其與組織整體目標的密切關聯。
(三)強調彈性的原則而非固定的法規:
後官僚組織強調「原則」,原則的形式是抽象的、理論的,其內容用來 說明為何如此、何以如此的道理。所以人員可以在基本的行動原則指引下,發揮創意來解決不同的問題,更可以按照問題的實際狀況來彈性運 用。
(四)組織的分工:
後官僚組織的權威係建立在互信與專業基礎上,所以組織的分工與作業流程必須具備相當的彈性,或採取跨功能、跨層級的組織方式來進行。
(五)績效的評估:
後官僚組織績效的評核方式講求公開與參與的程序,上級主管不再是唯一的考評者,更包括屬員本身,以及同一工作團隊的其他同僚。
(六)官僚生涯的規劃:
後官僚組織不再鼓勵人員株守一部、按階晉陞,反而強調人員應發展多項專業能力,開拓更寬廣的事業機會。所以永遠保障不再是唯一的可取價值,個人應鼓勵其事業心,嘗試做不同的選擇取捨,所以人員的流動頻繁並不是壞事,機關反而可以從新進人員身上補充新觀念、新作法的活 力。
(七)對變革的預期心理:
官僚組織是一種穩定的結構形態,用來對應穩定環境性質,企圖找尋一勞永逸的最佳處事方法,所以會是保守的、不求進取的。後官僚的組織設計卻是針對環境易變複雜的假定,建立在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各種變動 狀況之上,思考如何即時而有效的解決未見之問題。
後官僚組織的特性圖:
★資料來源 : AB125 行政學關鍵焦點命題解方與知識圖解 |作者 :黎安
延伸閱讀:
政務官和事務官怎麼分?四招教你搞懂兩類文官的比較區分及衝突本質!
歡迎追蹤我們,看更多考試內容
【北部地區 LINE 諮詢】
【中部地區 LINE 諮詢】
【嘉南志區 LINE 諮詢】
【高屏地區 LINE 諮詢】
【視訊/函授/出版 LINE 諮詢】
留言列表